3月27日,在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一场以党建为引领、民生需求为导向的治理变革正在生动演绎。许庄街道通过织密组织网络、创新服务机制、凝聚多元力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尤其在民生服务与为老关怀领域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答卷。
党建赋能网格治理,织就民生服务“精密网”
许庄街道深谙“治理之基在于党建”的道理,以滨湖社区“四邻工作法”为典型,构建起“聚邻成网、益邻共治、安邻护家、便邻智享”的核心治理矩阵。通过“1+2+3”党建引领网格化机制,将党小组建在楼栋上,形成“社区+网格+楼栋”三级联动体系,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精准治理。这一体系让党员志愿者成为网格治理的“活细胞”,常态化开放的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成为凝聚民心的“磁力场”。滨湖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等,常态化对外开放,日均接待居民咨询50余人次,提供空间共享服务20余场。
滨湖社区党员活动室开展的非遗科普活动
滨湖社区宣传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
明德花园社区通过网格化治理,实现矛盾纠纷在网格内闭环处置。明德花园社区的“明理议事厅”协商平台,是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生动注脚。该平台通过“源头发现——分类处置——跟踪问效”闭环机制,2024年成功化解42起矛盾纠纷,构建起“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新格局。这种机制不仅提高了矛盾化解效率,更通过公开透明的议事过程,增强了居民的参与感和信任感。“以前遇到问题不知该找谁,现在有了议事厅,大家坐在一起商量,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居民李女士说。这些例子的背后,是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明德花园社区“明理议事厅”化解居民矛盾纠纷
许庄街道通过党建引领优化了治理结构,促进了社区干部的能力提升和作风转变。通过“强基固本”行动,许庄街道选优配强干部,深化“五办四中心”机构改革,使基层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街道干部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员”,主动下沉网格,了解居民需求,解决民生难题。这种角色转变,让基层治理更加接地气、有温度。近年来,许庄街道共解决居民诉求993件,开展就业培训11期;协调“两委”、网格员入驻“一站式”矛调中心,排查化解矛盾风险隐患178件。
为老服务精准发力,托起幸福晚年“夕阳红”
老年助餐服务,是民生工程,更是暖心工程。街道采取“公建助餐设施,市场承接运营,志愿者做补充”的形式,以及“政府出一点、社会赞助一点、老百姓拿一点”的两个“1+1+1”模式,优先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同时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普惠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问题,更成为了社区凝聚民心的纽带。食堂里,老人们围坐一桌拉家常,洋溢着浓浓的邻里情。志愿者们的贴心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这种服务温度的传递,让为老服务更加人性化、有温度。
市民在南风花园幸福食堂就餐
南风花园幸福食堂是许庄街道老年助餐服务的典范。食堂占地480余平方米,每日可容纳150余人就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提供优惠套餐。80岁以上的老人可享受8元套餐,60-79岁的老人可享受10元套餐,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食堂还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热乎饭。“以前做饭麻烦,现在食堂就在家门口,饭菜可口又实惠,志愿者还给我们送餐,真是解决了大问题。”老年居民张先生感慨道。幸福食堂还根据老人的反馈,每天调整菜谱,翻新花样,让老人们不仅吃得好,还吃得放心满意。
志愿者为老年居民送餐上门
2024年,许庄街道6个村居、22个社区新增3处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总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日均服务老年人1000余人次。南风花园幸福食堂日均就餐的老年人达300余人,日营业额可达4700余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街道为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老年人幸福感的持续提升。
“双1+1+1”模式在保障特殊困难老人用餐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筹措、志愿者招募等挑战。许庄街道通过“社区合伙人”机制,与济宁城投黄淮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鹿港分公司合作,建设友邻食堂,区域面积约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位居民用餐。这种合作模式既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又引入了专业运营团队,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街道通过“时间银行”等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居民受益”的良性循环。
青春力量激活社区,绘就共建共享“同心圆”
许庄街道打造“荷网为依”“鸿小格”“五线桥,联民心”等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建立“1+5+N”志愿服务体系,通过1个村(社区)党组织牵头、5类志愿服务队联动、N名志愿者参与的形式,组建“五彩”志愿服务队37支,“星绘”网格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180余场,服务居民达3万余人次。志愿者的参与,提升了社区服务供给质量,更培育了居民“主人翁”意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与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带动了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
“星绘”网格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许庄街道碧桂园天绘社区,“星绘”网格青年志愿服务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支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队伍,通过“学业护航”“夕阳相伴”“绿色行动”“安全守护”“文化传承”等多个服务板块,将青春活力转化为治理动能。他们既是孩子们课后的“老师”,也是空巢老人的“家人”,既是环保理念的“倡导者”,也是安全防线的“守护者”,更是文化传承的“践行者”。“星绘”网格青年志愿服务队的活动丰富多彩、成效显著。在学业护航行动中,志愿者们为社区里的孩子们提供学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夕阳相伴行动中,志愿者们走进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用陪伴诠释温暖;在绿色行动中,志愿者们宣传环保知识,倡导垃圾分类和节能减排;在安全守护行动中,志愿者们联合社区物业和专业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讲座和演练活动;在文化传承行动中,志愿者们挖掘和传承社区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了保障青年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许庄街道探索建立了志愿者培训、激励机制,通过定期培训,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时间银行”等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同时,街道还与高校、企业等合作,引入更多资源支持志愿服务活动。这种长效机制的构建,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许庄街道的实践证明,党建引领下的民生治理不是单向度的管理,而是多元共治的协奏曲,从网格治理的“精密网”到为老服务的“夕阳红”,再到青年参与的“同心圆”,每个音符都跳动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种既有制度架构创新,又有服务温度传递的治理模式,不仅回应了民生关切,更探索出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