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伴随着晨光,临沂市沂水县沂河路上的邻里市集依次开张,熙熙攘攘的商户和市民让这座城市更显活力。人们逛早市、摆地摊,温暖的烟火气让人心安,城市的盎然生机从此刻开始。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蔬菜、水果、生鲜新鲜又便宜,包子油条的香气扑鼻而来。早起逛市集的市民穿梭其间,商户们在码放整齐的摊位前忙碌着。“有了这个早市,出来遛弯就能买上菜,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买菜自由,别提多方便了!”正在逛早市的张大娘说。
在这条200余米长的邻里市集里,近百个摊位摆放整齐,商户都自觉遵守规范,市场内秩序井然。“我卖的这些菜都是自家种下的,还有些摊贩卖的是批发来的货物。”经营蔬菜摊位的张大爷边说边忙着给顾客称白菜,“有点货就能支个摊儿,一天赚个百十来块钱,是个赚零花的好营生。”
“赶集”的乐趣,绝非体现在所购之物以及购买的数量上,而在于置身于这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氛围之中,使人领略到一种独特的愉悦,更能够体悟到这座城市所释放出的蓬勃朝气与盎然活力。
为进一步改善保障服务民生,推动城市市容和繁荣“双赢”,临沂市在全市推广实施了活跃便民经济“十百千万”工程,去年8月份,还下发了《临沂市便民摊点(群)规范管理办法》,对便民摊点给出了明确的设定标准和管理办法。一系列接地气的务实举措,在保障民生、解决就业方面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助推早市聚集更多人气,带来更多消费。
“对照市里出台的文件精神,我们结合全县实际,秉承民本情怀,从助力经济发展、惠民生、保就业的角度出发,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积极拓展‘两集一点’为民服务平台,不仅为流动商贩提供固定的经营场所,也方便了市民生活,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沂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兆祥提到的“两集一点”,即邻里市集、果蔬小集和“三修一配”便民服务点。
据了解,流动商贩占道经营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尤其在瓜果蔬菜售卖的旺季,部分县城周边自产自销的农户扎堆占道经营,因其产品新鲜、价格低廉,深受市民喜爱,邻里市集、果蔬小集应运而生;修车、修鞋、修表、配钥匙等摊点大多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多以流动经营或者占道经营的方式存在,不仅影响市容市貌、阻碍城市交通,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此,在不影响市民出行和生活秩序的前提下,该县本着利民、便民、不扰民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规划出了符合辖区实际的“两集一点”为民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商贩规范有序经营,为流动商贩“安家”,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和谐同行。截至目前,已打造邻里市集18处、果蔬小集6处、“三修一配”便民服务点32处,分别设置在沂博路、文诚路、顺天河路、健康路、富春江路、泰山路、彩虹路等地,共计可容纳摊位800余处。
“我们要求商户保证不占用主要街路、机动车道,不挤占人行道和盲道。”沂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大队大队长赵洪波认为,只有加强日常监管,制定行之有效的详细措施,才能确保经营既放开又有序。
为了保障“两集一点”有序运行,该县对其全面落实定时间、定区域、定业态三定管理,统一设置公示牌,明确位置、经营时段、经营业态、责任单位、管理人员、管理要求、负面约束清单以及监督电话等信息。“我们在各个邻里市集周边合理安排执法力量,采取日常管理、错时管理、安装摄像头和喇叭喊话等管理方式,积极引导各类占道摊点归行纳市,劝导流动商贩入市依法经营、规范经营。同时,落实好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经营,保持好周边环境卫生。”赵洪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