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在元旦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包饺子活动在兰山区妇幼保健院七楼康复科治疗室里举行。
为什么会在康复治疗室包饺子?康复科主任刁慧说起了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这次参加活动的以偏瘫患者居多,疾病遗留下功能障碍,他们沉浸‘病人’角色中,变得灰心丧气、依赖家人,甚至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包饺子活动,让病人找回曾经的自己,同时也检验患者在日常作业治疗训练中的效果。”
当天,参加此次的活动有成人康复科全体员工以及患者、家属,按照手功能分级,功能好的患者独立包饺子,功能稍微差点在治疗师或者家人的帮助下进行,虽然包得慢,但也能包上几个饺子。
仅仅一个多小时后,桌子上就摆满了“劳动成果”。“活动中,每一位患者都找到了自己的长处,实现了价值感,更带给他们回归生活和社会的勇气。不少患者可以开始说‘我可以’,而不再是‘我不能’。有的患者即使不能完全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也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平衡点,找回来了自信。”刁慧说。
活动现场,面对亲人的变化,不少患者家属非常激动,甚至有家属悄悄抹起了眼泪,“这次活动给我们带来家一样的感觉,同时也让我们对康复之路充满了信心,也让我们体会到久违的幸福感。”一位患者家属说。
当一个个味道鲜美、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现场不仅洋溢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和家的味道,更饱含了医院职工们暖暖的节日祝福,以及期盼患者早日康复的美好祝愿。
刁慧坦言,很多人都认为康复治疗就是按摩、理疗或者针灸,实际上除了医疗方面的治疗,还包含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尤其是作业治疗,主要针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对于那些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经过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可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身为康复人,我们愿意用自己的爱去挽救患者,见证他们一点一点恢复不辜负患者和家属给予的信任和嘱托。”刁慧说。(闫宗敬周广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