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趟探寻“我们从哪里来”的初心之旅。
“叩听百年党史的浩荡回声,致敬‘雄关漫道真如铁’的烽火岁月,体悟‘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发展道路,企盼‘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漫漫征途,我深刻感受到党史的养分非常足,精神的力量非常大。”罗庄区应急管理局局长燕常林感慨。
这是一趟明晰“我们走向何方”的铸魂之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辈子的事,要用一生去守护践行。每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初心都是相通的。”罗庄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华表示。
近日,罗庄区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全区836名领导干部接受党史学习教育,共同品味真理的味道、感悟思想的伟力、汲取党史中的智慧力量,筑牢信仰根基,扛起职责使命,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以学为先夯实思想之基
5月31日,罗庄区沂州府会馆东山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堂特殊的党史课在这里举行,3名罗庄志愿宣讲员应邀作学习结业式专题宣讲。
从承载着时代与人民重托的一艘小红船到时代楷模朱彦夫,再到罗庄籍烈火英雄赵永一……穿过时代烟云,在宣讲员的生动讲述中,党员干部从一个个鲜活的党史故事中补足精神之钙,从党的奋斗征程中筑牢思想之基。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宣讲既有时代纵深感,又有现实启发性。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沂堂镇统战委员冷静分享了学习心得。
百年党史博大精深,如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覆盖全体党员干部?
罗庄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指导组组长陈明邦介绍,罗庄区积极组建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班,邀请区志愿宣讲员作专题宣讲,及时跟进学、突出重点学、融会贯通学,“三位一体”的党史教学方式让大家更好地把握理论精髓、掌握精神实质。
实干担当为民办好实事
既要学进去,更要干出来。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深入生产一线……一场场全方位、多层次、接地气的身体力行的党史实践课,如同一粒粒“红色种子”,播撒到广大群众心间。
短短两年,时任罗庄区褚墩镇东卜庄村第一书记的刘孝伟累计争取各项资金1220万元,让旧村换新颜,还组建了锣鼓秧歌分队、健步运动队、广场舞分队,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2020年,第一书记任期结束后,刘孝伟又马不停蹄地承担起盛庄街道万通社区的红领书记一职,仅仅数月就带领党组织完成社区改造工程,将居民牢牢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点滴美好汇聚成人民群众强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改造工程完成后,一位社区居民给他发来“路畅心畅、路通万通”的短信。
谈起赢得民心的初心“密钥”,刘孝伟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我的使命,就是接过接力棒,为实现人民幸福不懈奋斗。”
汲取精神力量笃定前行
学好党史,就是传承党的初心使命,在实践中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罗庄,一支支志愿者队伍正深入社区、深入乡村,挖掘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和红色故事,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依托党课、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赵卫华表示。
学好党史,就是坚守党的初心使命,以永远进行时的态度助力伟大复兴。“处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要成为一名奋进者、开拓者、无畏者。”罗庄区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张志强认真记录下学习体会。
学好党史,就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用党在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实践中凝结的实干精神激励人们接力奋斗。“乡村振兴是一项关乎民心向背的复杂系统工程,今年我们要重点建设2个美丽乡村片区,对29个村分类实施改造提升,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双招双引’三篇文章,真正让‘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农村更美’三者有机结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主持罗庄区农业农村局工作的李启飞有感而发。
历史辉映现实,实干笃定前行。罗庄大地上,共产党人以生命、汗水和智慧浇灌的时代之花正值芳华,红火的富民产业、百姓的欢声笑语汇成幸福图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启航新征程注入了不竭动力。
临报融媒记者 曹鹏飞 通讯员 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