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近年来,局属各单位以“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为牵动,持续打造了本单位各具特色的“最美警察”子品牌,推树宣传了一大批可学可信的民警身边先进人物。为此,“正警事儿”开设【最美有你!】专栏,对各单位“最美警察”子品牌人物进行持续宣传展示。最美就在身边,优秀与你同行!
随着假期的尾声临近,新学期钟声即将敲响。我们将正式开学,再次踏入熟悉的校园,请同学们提前做好准备,调整好作息时间,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把生活里的每一天都看作最初一天
永远保持对世界最本真的热情
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每一个新的开始
序
身量苗条,戴着眼镜,举手投足间透着知性与干练……春分前夕,在西城分局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厅,小编见到了出入境民警陈丽华。
她身着整洁的警服端坐在服务窗口,双腿并拢,点头微笑,手中稳稳拿着几份材料,镜片后的双眸专注地扫过每一行文字,沉着、细腻、一丝不苟。笃定自信、严谨细致是她给大家最直观的印象。
追根究底,她这种自带的气质,源于从事出入境工作18年以来的砥砺与沉淀,更源于“40+”之后投身全新业务工作中经历的一次次洗礼与蜕变……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2024年度“最美警察·出入境之星”陈丽华,感受这位出入境民警平凡工作中的点滴微光,看她如何在时光的磨砺中绽放光彩,以初心为始再启新程。
01基石
1981年,陈丽华出生在山东临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从小就对她非常严格,让她养成了务实严谨的习惯。
生活中的她特别喜欢看科幻小说,小说里的主人公面对危机都是意志坚定、沉着冷静,这些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深深影响了她。
理性与浪漫交织的成长经历,悄悄为她日后的工作打下铺垫——让她既能务实从容地应对繁复工作,又能时常打破思维定式,保持思想的开阔与创新。
2005年9月,陈丽华从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毕业,她遵循内心的从警意愿,报考并加入了北京公安队伍,2年后被选调到分局出入境大厅工作。
刚来到工作岗位的她,赶上了当时的出入境业务办理高峰,特别是周六,来办证的群众更加集中,办理业务的民警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几天跟着师傅观摩学习,她发现师傅尽管很忙碌,但是和群众沟通交流却有着独到的方法,无论是解答咨询,还是办理业务,她都能够应对自如,群众也是对她赞不绝口。
有理有据、耐心细致、换位思考——师傅身上的这些优秀特质,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几周之后,当亲手办理业务,她才真正感受到这份工作的压力。面对接踵而至、“五花八门”的问题,她时常被问得无言以对。
陈丽华慢慢意识到,师傅从容不迫的背后,是因为掌握的出入境政策知识足够多。
凭借从小养成的严谨细致,她开始进行系统的梳理学习。凡是和出入境业务有关的资料书籍,她都借来学习;每天工作期间认真记录群众的疑难问题,下班后查询政策文件出处。她还虚心地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反复地思考钻研。
很快,陈丽华成为了大厅里的业务达人,不仅能迅速回答出问题,还能准确说出政策的来源出处,总是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
有一天,一位神色焦急的老人匆匆走进办证大厅,手里紧攥着出国材料。见老人对办证流程不甚了解,她立即上前安抚老人的情绪,耐心地解释每个环节,并主动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时咨询。
通过协调加急通道,她帮助老人在最短时间内顺利拿到了护照。事后,老人紧紧握着她的手表达谢意,每每想起这一幕,她的心中就倍感温暖。
02感触
一次美好的经历让陈丽华感触铭记至今。
那天她刚到出入境大厅没多久,一位父亲带着一个6岁小男孩前来办理业务,“办理结束后,小男孩还笑嘻嘻地不走,说喜欢我这个阿姨,想送给我一个礼物,说着便拿出了手里的玩具小汽车。”
小男孩稚嫩的童声触动了陈丽华的心弦。
这份温暖的回馈让她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却关系着每一个前来办理业务的人的切身利益,小事不小,责任重大。
她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保持亲和力,给更多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出入境民警的速度和温度。
更深的感触来自于“放管服”改革。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积极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出入境办事需求,先后推出网上预约办理、证件免费速递、扫码缴费、“只跑一次”、 “全国通办”、自助机办港澳签注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服务措施。
“参加出入境管理工作以来,‘放管服’改革带给我的感触最大,让我意识到数字化、信息化可以极大提升出入境工作的效能,让出入境服务更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
乘着这股改革发展的浪潮,她主动向前、勇敢探索,与团队合力将目标转变为现实。“材料精简了”“流程优化了”“时限压缩了”……她和战友们在一次次创新中不断刷新着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便利度。
“我们也会从网上学习其他政务服务部门的经验做法、便民举措,梳理工作笔记里记载的共性问题,思索更便捷更高效的解决方式……”
03绽放
2022年,因为业务工作能力较强又擅长外语,陈丽华被选调到新建成的西城分局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厅。
这是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为持续优化首都涉外营商环境,全方位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而设立的,主要负责外国人签证、停居留证件及永居证件办理。
这次工作岗位的转变,对陈丽华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她需要重新学习业务知识,尽快地掌握这里的工作模式。
经过2个月的实务培训,让已经“40+”的陈丽华认识到当好签证官并不容易。
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法律政策和业务知识,每天回家后认真复盘,睡觉前还想着明天要向师傅请教的问题。最终,她熟练掌握了各项业务技能,顺利通过了考核,成为了一名首都出入境签证官。
工作中,陈丽华始终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每一位申请人,为遇到困难的人士排忧解难,充分彰显出入境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一次调查走访中,陈丽华了解到一位外籍人士想要办理永居证,她迅速响应,用高效规范、准确无误的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帮助外籍人士办理妥当,该外籍人士连声赞叹:“Great!Thank you!”。
近年来,国家移民局陆续推出多项便利措施,以适应快节奏、高频次的国际交流交往需要,大大促进外籍人员来华,聚合经济发展韧劲。
为了让申请人实实在在享受到便利,陈丽华认真总结经验做法,精准把握新政导向,在工作中及时释放出入境政策红利。
2023年,一位父亲带儿子办理签证证件,但在取证日期之前有急事要用护照,陈丽华按当时的最新政策为他们办理了不留存护照业务,父亲惊喜满意而归。
一年后,这位父亲又带女儿来办理业务,点名要找陈警官,他向女儿介绍:“陈警官业务好、态度好、英语好,上次你哥哥的签证就是她给办的,找陈警官办签证很放心!”
“无论是情真意切的感谢信、热线表扬,还是发自内心的口头称赞,都是出入境服务的价值体现”,她说。
2024年9月,一位外籍钢琴教授来窗口申请“两证联办”,其间两次遇到难题,陈丽华都迅速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沟通、协调解决,让钢琴教授得以在最快时间内拿到了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
取证时,教授特意写下感谢留言:“感谢您悉心的解答、热情的帮助,您让我备感温暖、备受感动!”
2024年底,陈丽华荣获西城区“服务为民之星”称号,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她所在的西城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证照办理中队2024年被评为 “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结
行文至此,陈丽华的故事已经接近尾声,她伏案工作时专注的侧影、办理业务时面对申请人亲和的微笑,此刻又鲜活地浮现在小编的眼前。
这18年中,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出入境管理岗位上度过,她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
在经年累月的窗口服务中,在默默无闻的岁月坚守中,她迎来了从容绽放,为首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一缕闪耀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