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近日,临沂市平邑县郑城镇方山村村民李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栏目反映,因临腾高速六标段方兴段工程施工,造成部分村民耕地损毁、通行不便及赔偿不及时等多重问题。2月26日,记者前往方山村了解情况。
跨高速生产路坡陡路窄危险系数高村民不敢走?
“根本不敢在上边骑车,走着上去看着都眼晕”,平邑县郑城镇方山村村民望着村东头年前刚铺好的跨临滕高速生产路大桥满是叹气。
临滕高速从方山村村东经过,此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宽阔的高速路,也将方山村村东的土地一分两半。这段新修的生产路就成了方山村村民去高速路东种地的唯一通道。
“路是修好了,但我们也不敢走啊,原来四米宽的生产路,现在的只有三米宽,骑个三轮车都没办法会车,而且路两边的坡还那么高,连个护栏都没有”,刚刚从东侧收工回家走下桥的张女士向记者吐槽。
据张女士介绍,胆子大点的走生产路去高速路东干活,胆小的只能往上游的高速路涵洞绕行,最少要多花半个小时时间。
2月26日,记者在张女士指引下找到了村民无奈之下绕行的涵洞,发现此涵洞从设计时就不具备行人通行功能,本身是个泄洪涵洞,一旦下雨行人就无法通行。
涵洞外的地上被村民踏出了一条小路,一股溪水自南向北将踏成的小路隔开,涵洞里还有牲畜遗留下的粪便。
而备受村民吐槽的生产路,是今年1月份刚刚浇筑完成。记者看到,一条窄窄的新修水泥路,自方山村村东呈弧形爬向东边的跨高速桥。肉眼可见的坡度较大,路基是碎石土方,没有任何护坡措施。
记者步行走向最高处时感觉比较费力,往下走时会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加速往下跑的冲动。
除了吐槽新修的生产便道不便民外,被破坏的老桥至今也没有修复计划,过河通道还是在两根大型水泥管件上堆砌泥土铺垫而成。
原来石头修建的老桥,桥墩仍完好无损,只是桥面上的栏杆已经破损断裂。
占地修桥排水不畅,村民耕地变“水淹地”损失谁承担?
村民李大叔的耕地在山脚下,地势低洼。从修建施工临时通道起已经连续两年被淹。“这两年每逢雨季,雨水就顺着水沟汇集,我的耕地变成了‘水淹地’,种的蔬菜是没指望了,石头堆砌的田埂也被冲塌了,村里说的赔偿费一分也没见”。
李大叔指了指不远处宽度接近4米的石桥说,“修临时桥之前,村民种地都走小石桥,石桥下面原本是个小水塘,雨季水量大的时候也不用担心排水问题,后来施工队把水塘填了修建成临时桥,依靠两根管道雨水根本排不出去。”
李中国的耕地在石桥的下游,同样受到了修建临时通道的影响。李中国告诉记者。“至今我的0.5亩金银花也没有赔付”,李中国说。
李中国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24年的赔偿清单,在其赔付明细前有手写的“缺0.5亩金银花”字样。
除此之外,还有修建临时通道租用李女士的耕地,本计划是租用三年,今年5月份即将到期,但高速公路通了但直接也没有将耕地恢复原状的痕迹。
李女士担忧地说,“施工方并没有和我们签订书面协议,到今年5月,承诺的三年就到期限了。要是到期之后,施工方撤走了,我找谁去?”
高速指挥部承诺月底前加装护栏,协调赔付方案
新修的生产路通行安全如何保障?“水淹地”造成的损失如何赔偿?带着疑问记者致电平邑县郑城镇党政办。
郑城镇党政办工作人员表示,镇政府没有参与高速施工建设,并让记者联系高速指挥部刘姓负责人。
根据郑城镇党政办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上了刘姓负责人。其告诉记者跨高速天桥由设计院设计,需符合交通规范,保证桥下净空高度,高出地表不可避免。但针对村民反映的坡度较大、路面较窄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由于东侧占用基本农田,计划在天桥引道西侧坡脚处修2米宽辅路,目前正与相关部门协调。
该负责人介绍,水淹地赔偿由保险公司评估损失后赔付,目前已赔付部分村民,其余正在排查。而李中国的金银花地需村委配合核实历史附着物情况,再决定补偿方案。
此外,该负责人承诺,施工便道是为了防止原石桥被压坏,为临时措施,完工后将拆除并恢复河道,并计划于月底前为临时路加装护栏,保障村民通行安全。
对于刘姓负责人的具体职务,记者曾电话向其确认,对方表示会将具体职务信息发给记者,但截至发稿,记者没有收到消息。
对于方山村生产路引发的安全及赔偿问题如何解决,鲁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