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日前,山东省临沂市召开山东省鲁菜产业发展促进会临沂炒鸡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旨在发挥行业指导和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升 “临沂炒鸡” 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据媒体公开报道,该委员会由山东省鲁菜产业发展促进会牵头成立,标志着鲁菜产业在细化菜品、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临沂炒鸡委员会成立后,将培育临沂炒鸡品牌示范单位,推进炒鸡企业连锁化发展;制定、实施企业标准和标准化菜品研发;组织开展临沂炒鸡行业发展、政策、规划、措施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等。
据了解,炒鸡是山东名菜之一,省内多地因做法各异诞生了丰富多彩的炒鸡文化,如临沂、枣庄、莱芜(济南)、新泰(泰安)、淄博、济宁、滨州、德州等地均有地方特色配方,吸引八方食客。
与此同时,小小一盘炒鸡也持续推动地方产业发展。据临沂炒鸡工委会统计,临沂炒鸡菜品一年消耗超过 2 亿只鸡,市场需求旺盛,产业规模超过 100 亿元。
“临沂炒鸡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已成为齐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沂市饭店烹饪协会秘书长张兴满表示,成立临沂炒鸡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对传承传统制作技艺、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助力临沂炒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擦亮 “中国炒鸡之乡” 金字招牌,推动临沂炒鸡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除临沂外,山东省枣庄市此前也将 “枣庄辣子鸡” 产业进行重点打造。今年 1 月 2 日,枣庄新年第一场政策例行吹风会召开,解读《关于支持枣庄辣子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根据《若干措施》,枣庄聚焦 “商旅融合发展、打响赛事品牌、强化招商引资” 三个方面,培育 “枣庄辣子鸡电商直播 + 旅游” 业态,举办全国炒鸡大赛、辣子鸡职业技能竞赛等品牌活动,谋划招引辣子鸡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枣庄辣子鸡进驻知名餐饮连锁企业。
目前,枣庄市以辣子鸡为特色菜的大中小酒店、餐馆、特色店、夫妻店、农家乐等共有 3.46 万家,每年消费肉鸡约 4000 万只。近两年,枣庄辣子鸡通过标准化、品牌化打造,发展成为年产值 50 多亿元的大产业,已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去年 11 月,枣庄辣子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山东中兴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实控人为枣庄市市中区国资委。同时,惠发食品(603536)、山东鲁商科技集团创新研究院、山东巧媳妇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 12 家企业签约 “枣庄辣子鸡供应链产业联盟”,枣庄拟通过搭建辣子鸡供应链产业联盟,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目前,枣庄已成立有枣庄辣子鸡产业协会,加强原材料育种、加工、包装、冷链等工作,推动特色化、标准化烹饪加工,以及行业支持指导,助推辣子鸡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此外,山东省内多地也定期举办 “炒鸡大赛”,如山东新泰,当地政府通过多部门联动,在 2024 年当地先后举办齐鲁烹鸡大赛新泰海选赛、泰安地区决赛、山东炒鸡大赛(新泰)等系列促消费活动 30 余场,并将新泰炒鸡走进 “与辉同行” 直播间,开展 “家乡好年货” 新泰炒鸡推荐活动,持续打响 “新泰炒鸡” 品牌。
今年山东两会上有代表表示,围绕炒鸡形成的上下游产业规模不容小觑,已然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食的需求不断增加,炒鸡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预制菜产业的兴起,为炒鸡的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建议在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产品质量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提升与加强,并推动产业融合与集聚发展,强化政策支持与人才培养,把炒鸡当做一种产业来做大做强。
随着 “山东炒鸡” 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一特色美食小产业也正撬动起 “炒鸡 + 产业”、“炒鸡 + 农业”、“炒鸡 + 文旅” 等多形式的 “炒鸡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