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生园
5月15日,生生园的排涝工程正式开工。到目前已有一周时间,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本工程是为解决生生园的积涝问题,保障银杏树的健康生长。工程预计在5月30日前完工,确保雨季雨水顺利排出,恢复生生园秋季美丽景观。
记者探访现场
5月21日上午,临报融媒记者来到了生生园。目之所及,生生园的银杏树长得枝繁叶茂,一片葱绿映在眼前,一阵风拂来,密密麻麻的银杏叶在沙沙作响。不远处,园子里的波斯菊也开放了,有的花朵完全绽放,有的还在含苞待放;紫红色的、粉红色的或白色的连成一片又一片的,显得格外醒目。
蓄水池
园子里有来散步的市民,有推着儿童车和孩子一起来玩耍的市民,有的市民还静静地坐在休息的长椅上欣赏着这景色,当然还有在忙碌的园林工人。有的工人在疏果,有的工人在园林外围修明沟。“现在这样看长得真是太好了,要是天气更热的时候,也一直这样就好了。”一位散步的市民赞叹,希望雨季来临的时候,生生园的银杏树一如既往地长得茂盛。
沉降井
记者看到生生园的园内地上有挖出的一个大型的蓄水池和一条条水沟,水沟纵横整个园子。在水沟的某些特定位置,会看到已经建好的沉降井,在井的旁边有一个抽水泵,“这个可以观察地下水位,当检测到地下水位达到5米时,这里会自动进行抽水。”兰山园林绿化综合服务中心植保科的郑书馨介绍说,整个生生园像一个花盆,9米以上是土壤,下面是岩石层,渗水能力极弱,四周几乎都是密封的状态,只能这样通过地下管道连接蓄水池,将水引到外面的市政管道里。
工程启动原因
去年,生生园的银杏树出现提前落叶的现象,导致生生园秋季景观不复往日光彩。专家诊断是积涝造成的,地势低洼加上雨水频繁,是产生积涝的主要原因。银杏属于肉质根,树根忌积水怕水涝,由于通气不良,树叶干枯症状由下向上逐渐扩展。
目前,由于蒙山大道祊河桥改造和周边建筑开发,导致四周地势高,生生园地势低洼;并且北西两侧市政道路排水均为散排,没有安装雨水排水管道,人行辅道雨水也一并排入生生园,造成雨季大水倒灌生生园;在去年的七八月份,我市连降几十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这样就引发了生生园严重的积涝问题,对银杏造成极大的损害,导致银杏叶枯黄,出现提前落叶,严重影响了生生园的秋季景观。
防涝排涝方案
为解决生生园的积涝问题,兰山园林绿化综合服务中心邀请多方专家论证,制定了防涝排涝方案。其中包括截水和排水工程,构建园区整体排水系统,彻底解决园区汛期的水涝隐患问题。
工人正在修建园区外围的明沟
主要措施:一是解决北侧、西侧市政散排水问题,在园区外侧位置设置明沟,汇集至市政排水管,防止散水进入生生园;二是勘探地下水位,根据高程在园区不同位置打井9眼;三是会联合水利部门,规划设计园区内排水系统。在园区内布局9处汇水排水井(深度8m以下,直径0.5m以上),其中在现有废弃河道两侧布局5处,通过埋设排水管道,将各排水井串联形成排水网络,汇至现有与市政排水连接的沉降井,通过市政管道排出;四是设置自动排水控制系统,确保排水深度在地表5m以下,实现园区地下和地表自动排水。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最大可能地恢复生生园古银杏树势,解决水患的问题,力保生生园银杏生生不息,生机盎然。
5月30日前完工
目前,排涝工程已经启动,正在施工中。现在进行中的除在栗子林原有市政垒设的沉降池外,又加挖了一个大型的蓄水池,大约36平方米,这样确保在降雨量大时,雨水的收集没有问题;此外在园区原有水沟位置挖埋管道,这样来连通各个沉降井;再者在园区外侧垒砌明沟,阻水进入,引水进市政管道。
郑书馨表示,排涝工程预计在5月30日前完工,这样在夏天的雨季来临之时,确保雨水会顺利排出,不会再产生积涝的问题,力保生生园的秋季景观。
临报融媒记者 梅香玉
实习生 张芯瑜
通讯员 郑书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