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正文

郯城破解涉农贷款“三难”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06月29日 10:57
已有 人浏览
来源:大众网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产品有效供给,方便涉农经营主体办理贷款业务,近年来,郯城县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有力破解涉农贷款的担保难、授信难、抵押难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农业适度规模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

创新农担工作机制

破解担保难

2020年10月19日,全省首个乡村振兴农担金融服务点在郯城农商银行新村支行挂牌。

“郯城县被列入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试点县。我们以此为抓手,设立乡村振兴农担金融服务点,让涉农企业贷款更便捷。”省农担公司郯城办事处负责人介绍,涉农经营主体只需到服务点提交申请,所在银行会及时组织人员调查,一周左右、最快3个工作日即可放贷。目前,在保平均贷款综合成本不到4%,远低于市场平均利率水平,基本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截至第一季度,全县“鲁担惠农贷”在保户数430户,在保余额2.17亿元,累计担保金额2.59亿元,惠及全县516户农业经营主体。

为促进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郯城县积极探索产业集群授信。目前,上报审批肉鸡养殖产业集群、木材加工产业集群、花生加工产业集群,批复担保总额度达1亿元。同时,大力推广“强村贷款”,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将全县132个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纳入“强村贷”项目库,逐一对接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及资金需求,重点支持有实体经营的个体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大数据授信

破解信用贷款难

6月18日,郯城县地方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对接会,介绍了全市“乡振通”平台建设运营、涉农数据整合及“融沂担”产品。县农业农村局、大数据中心、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及部分“金融管家”团队成员参加座谈交流。这是郯城县引入大数据破解信用贷款难的又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金融服务平台。

创新线上信贷产品,扩大受众范围。该县积极优化“银行+农担”业务流程,推动信贷审批、担保审批网络化,推出线上“农耕贷”信用产品,农户无需提供任何纸质资料,只需通过“鲁担惠农云”微信小程序发起融资申请并完成在线审批后,即可在手机银行实时提款。山东省首批“农耕贷”线上授信在郯城县工行试点成功,为该县5户种粮大户发放贷款75万元,补贴后年息低至1.475%。

依托线上平台,创新融资方式。2020年1月,郯城县“县域普惠金融”项目上线。该项目利用支付宝APP内的智慧县域生活号,通过采集县内“三农”土地权属数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互助保障和保险数据、农业补贴、农户信用信息等数据,建立区域专属授信模型,为农民群体提供免担保、无抵押、无人工干预的纯信用数据贷款,实现“3分钟申请、1秒钟放款、0人工干预”。通过提供方便、快捷、普惠的纯数据化信用贷款,助力广大农民群体发展生产,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目前,网商银行涉农贷款授信34.99亿元、授信人数17.99万人,其中累计放款金额30.07亿元、放款人数3.32万人。

银农对接

破解产权融资抵押难

组织现场考察,为乡村振兴项目提供金融保障。组织全县10家银行开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现场考察,梳理汇总全县金融服务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向银行推送有融资需求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规模、投资额度及联系方式。目前,已入库项目39个,由各行成立工作专班,安排专人对接,“一企一策”为项目量身打造个性化融资方案,为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发放贷款7.25亿元。

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农村抵押贷款。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工作,将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纳入可抵押范围,成功发放首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7.1万元,实现全县农地经营权贷款破题。

搭建对接桥梁,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将全县99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137户种粮大户名单推送给金融机构,搭建银农对接桥梁,推动信贷资金流向乡村振兴领域。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农村种养、特色农业,创新“惠农e贷”“惠农苗木经营贷”“木材加工贷”等信贷产品。今年一季度,全县涉农贷款余额182.57亿元,较年初增加8.14亿元。 禚艳华 李云

***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主管单位:******* 广告代理:*******
邮箱:*******@126.com 内容QQ:****** 通讯员群:******
*******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广告QQ:*****
法律顾问:*****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