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量身送学走“新”又走“心”,让党员、群众学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兰陵首发”为民办事常态化,职能部门与市民面对面,现场倾听诉求,快帮办解难题……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火起来?怎样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近日,记者在兰陵县看到,该地既为不同群体量身打造学习课程,推出包括“讲故事 学理论”等“深学课堂”,又通过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化和精准化,为群众解决了诸多急难愁盼问题。
情景促学,让历史“活”起来。“缅怀赵镈烈士,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不移。”在兰陵县文峰山下鲁南革命烈士陵园内,兰陵县下村乡中心小学的带队老师为学生们讲述了这片土地上的烽火故事,情景式党史教学让学生们心潮澎湃。
入脑入心,身临其境。学生们走进教育基地、为先烈敬献花圈,自发为长眠于这块土地的烈士扫墓。同学们拂去烈士墓碑上的尘埃,陵园变整洁了,学生们的内心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今天来到这里学习党的历史,我了解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一名小学生深情地说。
量身送学,让思想热起来。兰陵县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自选动作“量身送学”,整合专家学者、教师、老党员等多方宣讲力量,采取“宣讲+文艺”“党的理论进万家”“农家夜话”“村村响大喇叭”等形式,把学习阵地前移到校园、部门、军营和田间地头。
“我叫张吉庆,中共党员,是向城镇何庄村人,我的父亲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经常在家里和我们讲党的纲领和主张。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我就对加入共产党有一种向往……”前不久,在兰陵县民兵训练基地,老党员、抗战老兵张吉庆受邀为现场180名人武部官兵、消防指战员和特警战士讲述战斗故事,带领大家重温红色记忆、追忆峥嵘岁月。
“糖稀湖那个地方,下了雨雪就走不动了,坦克大炮都能陷进去,于是我们发动了糖稀湖之战。”张吉庆的讲述将官兵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他用亲身经历和“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感染着在场所有人。兰陵县委宣传部讲师团主任孟宫羽告诉记者,在开展“讲故事 学理论”党史巡回宣讲中,多次邀请参加过鲁南战役、济南战役、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们,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宣讲他们的真实经历和抗战历程,讲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今年以来,兰陵县乡两级分片区开展巡回宣讲5000余场,其中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1580余场。
以干促学,群众乐起来。长城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实践目标,依托“兰陵首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带动全镇惠民工程再上新台阶。去年,长城镇建设了27座标准化公厕,极大地便利了群众生活。近日,长城镇镇领导带领房建办工作人员对公厕进行逐一检查,确保公厕冲便器、蓄水池等设施正常使用。
兰陵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群众诉求解决满意率达94.3%,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临报融媒记者 田学富
通讯员 徐侠 孔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