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 > 正文

临沂去年累计精准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4.8万余人次

2021年05月09日 23:33
已有 人浏览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元迪 临沂报道

  5月8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全市“十三五”期间人社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现场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精准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4.8万余人次。

  2016年以来,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脱贫攻坚指示精神,履职尽责狠抓落实,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市人社扶贫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精准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4.8万余人次,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4092余万元,落实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公岗开发安置等各类就业扶贫资金2500万元,惠及贫困人口31.49万余人次,实现了“能转尽转、愿培尽培、应保尽保”。

  实施就业精准扶贫,助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推动就业扶贫车间提档升级。全市共创建国家级就业扶贫示范基地16个、省级就业扶贫示范车间110个。截至2020年底,全市149家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就地就近就业88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438人,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增收。大力开发扶贫公岗,实施“千名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计划”,对大龄、残疾等通过市场渠道无法实现就业的特困人员,开发保洁保绿、养老托幼、照料病患等公益扶贫岗位,托底安置特困人员就业。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3300余人,每人每月可增加劳动收入500元左右。强化结对帮扶,将有外出就业需求的贫困群众,纳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帮扶对象范围,开展了村村通、农民工招聘大集、点对点劳务输送等活动,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4.8万余人次。

  开展技能精准扶贫,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能力。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认定75家就业精准扶贫定点培训学校,适应贫困人员培训需求,开展农家乐、中国结、草柳编等“短平快”实用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支持贫困劳动力免费培训、线上培训,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开展以工代训,全市累计组织3800余名贫困劳动力参加了技能培训。开展技能扶贫技能培训行动,为贫困家庭学生落实“五免一享”(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材费、免费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免费推荐就业岗位、享受国家助学金政策)优惠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累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416人就读技工院校。

  精准实施社保扶贫,筑牢夯实民生保障底线。为保障缴费困难群体利益,建立与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畅通的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及时获取贫困、低保、特困、重残人员信息数据,按照“精准识别、不漏一人”的要求,核查确定代缴对象,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代缴资金及缴费补贴,保障参保人权益,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全市累计为31.49万余人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用4092余万元。把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作为刚性规定,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让广大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同全体市民一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全市已为2814名贫困人员落实了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政策,有1.6万名重度残疾人提前五年领取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扎实开展人才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吸引高校毕业生投身扶贫工作,精准扶贫以来,全市已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510余人,充实到扶贫一线,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人才力量;遴选相关专家,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基层活动。在沂南县成功举办“高层次专家走进沂南冬季考察暨服务基层”活动,邀请了省市两级工程、农业、畜牧、卫生、教育等领域的28名专家,到基层开展项目攻关、技术服务等。在平邑县组织开展了“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走进平邑”活动,来自园林绿化、城市规划、农林果木等多个学科领域的16位高层次专家,深入平邑基层一线,开展现场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扛牢压实政治责任,大力开展东西劳务扶贫。东西扶贫协作以来,临沂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支持重庆市城口县、青海省海晏县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两年在鲁渝劳务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与城口县签订《临沂-城口劳务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多次联合举办扶贫协作专场招聘会,大力推进对口支援和劳务扶贫协作工作。截至2020年底,已安置城口县务工人员137人,其中有组织安置就业92人,协助安置就地就近就业287人。大力支持青海省海晏县扶贫工作,捐助40万元用于支持海晏县人社扶贫工作,同时利用临沂创业大学资源,为海晏县高校毕业生开展3期创业培训,共计培训70人。

***资讯网可为客户提供软文发稿服务、自媒体推广。 QQ:251941806
***资讯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资讯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资讯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资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资讯网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资讯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资讯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主管单位:******* 广告代理:*******
邮箱:*******@126.com 内容QQ:****** 通讯员群:******
*******


企业软文发布 网上舆情维护 形象新闻策划 广告QQ:*****
法律顾问:*****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