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多的科学管理和悉心养护复壮后,生生园的古银杏群落重现新的生机,迎来了属于它们的春天。
4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了生生园,看到一棵棵、一排排的银杏树树枝上都生出了嫩绿的叶芽,迎着和煦的春风,仿佛在翩翩起舞。阳光透过银杏的枝叶照耀下来,那么亮眼又那么温暖。放眼望去,银杏林是一片绿葱葱的模样,让你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感受到它的生机和希望。不少市民也感叹:这银杏林又活了,长得这么旺盛。
背景回顾:生生园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导致银杏提前落叶
眼前这银杏林茂盛的样子和去年银杏林凋零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去年的11月份,很多市民反映“生生园的银杏树秃了,都没叶子了”,银杏树上都光秃秃的。面对此现状,兰山园林绿化综合服务中心立即行动、多方咨询、找寻原因、对症下药。
兰山园林绿化综合服务中心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三位专家王华田教授(古银杏复壮专家)、周成刚教授(植保专家)、时连辉副教授(土壤专家)和党东雨(园林专家)、刘加平(林业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生生园古银杏群落水涝受害状况和保护复壮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和讨论。专家组经实地考察一致认为,周边商业开发及道路建设使银杏园形成“盆地”状态,叠加几十年不遇的连续大雨造成银杏树根受涝,导致银杏提前落叶。
采取措施:六大措施让银杏林恢复生机
根据此问题,专家组通过讨论制定了详细的银杏林保护复壮方案和排涝方案。兰山园林绿化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方案,积极采取相关的复壮措施。整个复壮方案是逐步开展五年计划的复壮工作,旨在尽最大可能减轻水涝对银杏古树群落伤害,恢复树势和景观。那哪些复壮措施让银杏林恢复了现在的生机呢?
一是枯死枝条和多余枝条修剪疏除,按照一棵树10%的去除量,去掉内膛枝、重叠枝、交叉枝等,减少树体营养消耗,促进树势恢复;二是土壤培肥和改良,通过发酵树皮的覆盖、有机肥的施用及水肥一体化等分步实施,利用2-3年的时间把生生园的土壤进行一次彻底的改良;三是树体营养恢复,对古树树干注射蒙格兰植物国际标准营养液,调整古树体内激素平衡,促进根系产生新根;四是树干基部靠接银杏小树,银杏古树基部靠接银杏小树,利用年幼银杏根系和旺盛的生命力,为古树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五是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把握防治关键期,及时防治;六是疏花疏果,多举措降低果实量,减轻古树营养消耗。
记者在生生园也看到了正在进行对银杏林进行复壮的工作人员,有的工人正在给银杏喷洒药物疏果,有的工人正在给银杏树注射营养液,“五一之前我们计划把施肥工作完成。” 兰山园林绿化综合服务中心植保科郑书馨说,现在复壮效果明显,都有来拍婚纱照的市民了。
问题根治:构建园区排水系统 彻底解决水涝隐患
“虽然复壮效果明显,我们也要根本上解决这个水涝问题,下一步排水系统的工作会提上日程。”郑书馨说,会尽快实施防涝排涝方案,其中包括截水和排水工程,这样构建园区整体排水系统,彻底解决园区汛期水涝隐患问题。
主要措施一是解决北侧、西侧市政散排水,在园区外侧位置设置明沟,汇集至市政排水管,防散水入园;二是勘探地下水位,根据高程在园区不同位置打井9眼;三是联合水利部门,规划设计园区内排水系统。在园区内布局9处汇水排水井(深度8m以下,直径0.5m以上),其中在现有废弃河道两侧布局5处,通过埋设排水管道,将各排水井串联形成排水网络,汇至现有与市政排水连接的沉降井,通过市政管道排出;四是设置自动排水控制系统,确保排水深度在地表5m以下,实现园区地下和地表自动排水。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最大可能地恢复生生园古银杏树势,解决水患的问题,力保生生园银杏生生不息,生机盎然。
临报融媒见习记者 梅香玉 通讯员 郑书馨